声音开关

语速

放大

缩小

鼠标样式

大字幕

重置

退出服务

石嘴山市“三个坚持”持续推进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

稿件来源:中共宁夏区委社会工作部 发布时间: 2025-05-29 00:00

  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工作以来,石嘴山市坚持通过长期持续的多维度引导干预,逐步推动婚俗观念回归情感联结,推动彩礼问题源头治理,全力破除高额彩礼婚俗陋习,倡导文明新风。

  坚持政策引导与制度约束双向发力。持续强化彩礼倡导性标准宣传。明确大武口区彩礼倡导性标准69863元、惠农区84258元、平罗县87617元,将彩礼倡导性标准和红白喜事大操大办、厚养薄葬、人情攀比、抵制高额彩礼等移风易俗内容20余条修订补充进村规民约,提升村规民约针对性。建立报备与监督机制。健全举报渠道和各项监督机制,对违反规定的农村高额彩礼行为进行劝阻制止,对彩礼金额特别是“低彩礼”“零彩礼”在一定范围内定期公示,持续纠正不正之风。加强婚姻登记管理。依托“大数据+网格化”,对农村适龄青年在婚姻登记环节开展“抵制高额彩礼”调查问卷,了解彩礼数额,组织村“两委”成员对异常高额彩礼家庭进行入户劝导,引导广大青年自觉抵制高额彩礼。

  坚持宣传教育与观念转变同频共振。强化针对性宣传。通过村委会广播、抖音快手短视频、秦腔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,创作《移风易俗树新风》快板剧、《向高额彩礼说“不”》短视频等一批宣传作品,让群众了解高额彩礼导致家庭贫困及家庭矛盾的危害。强化重点人群教育。以星海镇星光村、燕子墩乡海燕村、红崖子乡红翔新村等16个重点村为主,邀请婚姻专家、法律专家、心理咨询师等针对适婚青年及其父母开展婚恋讲座,破除“彩礼=面子”的误区。强化法治宣传教育。组织志愿者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,增强群众法律意识,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家庭观,推动建立平等、和睦、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,切实保障女性在财产继承、土地承包等方面的权益,逐步从根源上改变“嫁女补偿”观念。

  坚持文化重塑与榜样带动一体推进。突出激励与约束并重。指导行政村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奖惩机制,出台100余项正面引导措施清单,建立“红黑榜”评比、“积分制”兑换等制度,将彩礼标准纳入“文明积分”管理,积极开展“美丽庭院、好媳妇、好婆婆”评选活动,通过正向激励,形成良好行为习惯。突出本土榜样带动。积极动员农村老党员、老干部、老军人、老教师、老模范“五老”人员带头宣传倡导时代新风、抵制高额彩礼。吸纳50名热心且有礼仪特长的农村媒婆进入红白理事会,组织“零彩礼”“低彩礼”新婚夫妇分享幸福日常,带动大多数人自愿参与移风易俗、勤俭节约、文明办事。推广简约婚俗。倡导“婚事新办”,用传统仪式替代奢侈排场,指导有条件的乡镇、村依托综合服务设施等场地,为“零彩礼”“低彩礼”家庭免费提供婚礼宴席场所,有效抵制“彩礼高长面子”“彩礼高撑面子”等不良风俗

  经统计,自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开展以来,全市农村适婚人员933对,平均彩礼下降11.83%。治理初见成效,但移风易俗绝非一朝一夕。下一步,石嘴山市将持续加大“零彩礼”“低彩礼”礼遇嘉许政策落实力度,有效治理婚嫁彩礼过高、婚丧事宜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,助力文明乡风“破茧成蝶”“开花结果”。(中共石嘴山市委社会工作部